肠息肉
肠息肉,是局部肠粘膜增生肥厚而形成的粘膜隆起样病变。发生原因不甚明了,多出现在中年以后,50岁以后的人群大约有25~80%的发生率。尽管它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已被公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癌前病变。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约80%~95%的结直肠癌是由结直肠息肉演变而来,一般经历这个过程:
正常粘膜➨增生➨腺瘤形成➨腺瘤癌变➨原位癌➨浸润、转移
理论上,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腺瘤性息肉100%会发生癌变。结肠息肉约30年演变为癌前病变,5-10年演变为癌症,后浸润、转移。这个过程是迟滞和漫长的,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发现并及时切除掉,以绝后患。
结肠息肉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大多都是在常规的结肠镜检查、直肠指诊或手术中发现的。所以,肠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就是体内的定时炸弹,理论上,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它100%会癌变,如不及时发现并切除,早晚会酿成大祸。
仁怀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致力于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提高疾病的治愈率,保障患者的生存要求及生活质量。2021年至今已发现3例早期大肠癌,其中1例在仁怀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行内镜下EMR(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术后病理结果回示基底部无肿瘤细胞浸润;其中1例因浸润深度选择外科手术治疗;其中一例因合并结肠的进展期癌,行化疗后限期手术治疗。
仁怀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王玉提醒广大群众,有以下任何一项者,建议在40岁以前做一次肠镜检查,并每1-3年复查一次。
①大便潜血阳性。
②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
③以往有肠道腺瘤史。
④本人有癌症史。
⑤有排便习惯的改变。
⑦有盆腔放射史
⑦符合以下任意2项者:
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有报警信号。
王玉,男,汉族,本科,消化内科主治医师,于2013年7月毕业于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临床医学系,毕业后进入仁怀市人民医院工作,于2019年09月-2020年11月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镜中心进修学习胃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规范,期间于2019年7月参加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日本新泻大学医学系消化道早癌临床诊疗培训基地开办的“上消化道早癌培训班”,于2019年8月参加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开办的“门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规范化诊治培训班”。能熟练开展胃肠镜检查、内镜下异物取出、急诊内镜下止血术、内镜下息肉治疗(如APC、高频电凝电切、EMR等)等内镜诊疗操作,特别是内镜下胃肠道病变的诊断及治疗具有丰富经验。
门诊时间:每周四
地点:门诊1楼内科第3诊室
联系电话:2222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