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立夏由来

古时为了更准确地表述时序特点,古人会根据天气和物候将节气分为“分”、“至”、“启”、“闭”四组,其中立夏分属于“启”,寓意为夏季的开始。在这一天“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后,温度开始逐渐上升,日照增加,雷雨增加。
关于立夏,元人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为:“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意思是说,在立夏这天春天的植物已经长大了。所以,江南的立夏习俗里有所谓的“见三新”,就是吃些这个时节长出来的鲜嫩物儿,如典型的“三新”有:樱桃、蚕豆和竹笋,或者因地制宜地替换为青梅、麦子、豌豆之类。
02 立夏三侯

《逸周书·时讯解》有:“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这里显示了夏至有三侯,为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侯王瓜生。意思是在这时节,首先有蝼蝈鸣叫着夏季的来临,接着大地上便会有蚯蚓帮助农民们翻泥掘土,然后乡间的瓜果蔬菜也争相出土攀长。
03 立夏养生

立夏时节
饮食宜清淡多样
多吃养心安神、易消化食物
少吃油腻、辛辣和生冷食品
静心养神 保持心情舒畅
选择慢节奏有氧运动
有效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人们说
春天是播种
夏天便是生长
辛勤劳作的春天孕育了希望
夏天用肆意生长来铺垫收获
孟夏之日 万物并秀
愿你也如这热情初夏
昂扬向上 自强不息

立夏以后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立夏以后,天气转热,人的心神易受到扰动,出现心神不宁。因此,值此时节,人们要格外重视精神的调养,加强对心脏的保养,尤其是老年人不可有过激之处,要保持愉快的情绪,安闲自乐,切忌暴喜伤心,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