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是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远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中心静脉导管。适用于需要长期静脉治疗的患儿,留置时间为7天-1年。PICC在早产儿置管中,技术难度大,必须由取得PICC置管术合格证书的护士执行,需要较高专业技术水平,是成功救治新生儿的一项核心技术。
近年来,我院新生儿科不断引进新技术,开展新项目,保障新生儿健康成长。为使患儿得到更加及时有效的治疗,我院特派新生儿科护士郭开英和儿科护士刚丽前往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学习“新生儿PICC置管术”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2020年05月22日,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主管护师刘照平老师的现场指导下,我院新生儿科护师郭开英和儿科护师刚丽老师成功为一名孕31+3周,体重0.88kg的超低出生体重儿进行了PICC置管。该项技术的成功开展,不仅可以缩短患儿住院时间,而且还极大地解决了早产儿需要长期静脉营养液治疗的护理难题,为挽救危重新生儿及低体重出生儿开辟了持续,安全有效的静脉通道。
由于早产儿各方面发展不成熟,皮肤特别嫩,周围小静脉血管壁很薄,通透性高,静脉穿刺难度很大。加之早产儿住院时间长,长期使用高浓度的静脉营养液给患儿血管刺激较大,容易导致静脉炎发生,一旦发生药液外渗,严重者可造成局部坏死等不良反应。传统的外周静脉穿刺方法,留置时间短,需反复穿刺,增加了患儿痛苦,加大护理工作难度。PICC置管术的开展为我院危重新生儿的治疗护理提供了更加高效、可靠、坚实的技术保障。
新生儿科护士长王英表示,本次早产儿PICC置管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新生儿静脉治疗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填补了仁怀市新生儿PICC置管技术的空白,对新生儿科静脉输液技术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今后,我们将不断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和救治能力,继续为早产儿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