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院要闻 公告

“人才兴院,聚焦仁医”---消化道健康之路的铺路人张茂乾

作者:  2020-12-04 18:06:21  阅读次数:

  张茂乾,消化内科主任,中共党员,第8党支部书记,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贵州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于2000年7月毕业于遵义医学院临床医学,2008年9月进入仁怀市人民医院工作,于2011年3月-2012年2月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内分泌科及内镜中心进修学习,于2015年4月-7月在第三军医大学内镜中心进修深造消化内镜相关操作,2020年9月参加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日本新泻大学医学系消化道早癌临床诊疗培训基地开办的“上消化道早癌培训班”。

  能熟练开展无痛胃镜、无痛肠镜、内镜下异物取出、急诊内镜下止血术、内镜下息肉切除治疗等内镜诊疗操作。对胃肠道早期癌的诊断、内镜下异物取出术、急诊内镜止血上具有丰富经验。熟练掌握消化内科危急重症的抢救技术。擅长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炎性肠病、急性胰腺炎、功能性胃肠病及急慢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

      门诊时间:每周二、周五

      地点:门诊1楼内科第3诊室

      咨询电话:0851-22222805


   2000年,怀揣对医学最懵懂的向往,他走上行医之路,救死扶伤,至诚之善;前行二十余载,他用行动回答了一名医者对疾病患者的使命,对科室团队的责任,对医疗行业的忠诚,对临床技术的严谨,对“白衣天使”最好的诠释!他便是仁怀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张茂乾。

 “在我很小的时候,家乡邻居常有人患胃溃疡,那时还是孩子,觉得生病会十分难受,不想让他们那么痛苦,这大概是对当医生最懵懂的向往了。”张茂乾向规培医师、实习医师谈起了对医学萌生的最初印象,自此他便与“医”“患”二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0年,张茂乾如愿从遵义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成为了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2008年,他来到仁怀市人民医院,成为了医院的一员,而这一待就是12年。
   于是,在无数个严寒酷暑的深夜,他认真地为患者做急诊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为食管异物患者解除病痛,在无数个节假日,他和他的医生、护理姐妹们无怨无悔地奋战在平凡而又光荣的工作岗位上,在一点一滴中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在这个岗位上,他凭着对医生职业的使命感,视患者如亲人,在医术上力求精湛,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认可。

   医生的生涯有三个境界,第一是治病,就是将患者的病治好,讲的是技能;第二是关怀,不仅能治病,还有悲天悯人之心,对待病人像亲人一样;第三是进入病人的灵魂,是病人的精神支柱,敢于承担。
   而谈起自己从医的二十年,张茂乾却感慨其实是经历了三个阶段。“刚毕业时,慢慢的融入集体,开始接触病人,将彼此当成了一种普通医生、患者的关系,这应该是一种对医疗行业最初的理解和热爱。”张茂乾说道,进入第二个阶段,他开始追求完美的医学技术,“那时觉得好医生就等于有好技术,所以一直在向老同志学习胃镜等相关知识,追求技术上的领先,也获得了一些成就。”然而,张茂乾笑言,如今,自己已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希望用更好的服务理念来对待每一位病人,从内心去帮助病人,成为病人的精神支柱,“作为科室团队的老大哥,除了带给他们积极向上的能量,更重要的是用手中的听诊器搭建起与病人沟通的心桥,建立起知冷知热、牵肠挂肚的亲情,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当初最想实现的理想。”



 行业权威 从不停歇的使命感

   2017年9月2日,在张茂乾主任的带领下,仁怀市人民医院设立了消化内科,将仁怀市人民医院的消化内科从无到有,从零开始,一步步建立到了目前的规模,本学科拥有医师10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6人,规培及实习人员人数不定。医师拥有硕士学位1人,学士学位9人。我科护理人员12人,其中主管护师3人,护师8人,护士1人,实习护士人数不定。我科编制床位40张,实际开放床位40张,实际床位数与卫技人员的比例为1:0.65,实际床位数与病区护士比例为1:0.35,均不包含实习生及规培生。

  消化内科医疗工作主要覆盖的疾病包括:食道、胃、小肠、大肠各种疾病,肝、胆、胰腺、腹膜等相关疾病,如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胰腺炎、肝硬化、胆道结石(黄疸)及消化道肿瘤(食道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肝癌等)等。消化内镜中心拥有先进的各种内镜整套设备,如奥林巴斯290内镜系统、爱尔博治疗操作平台,是仁怀市开展消化内镜诊断及治疗项目最全面的医院之一,每年完成5000例次以上的内镜检查及内镜治疗;并开展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无创完成体内幽门螺旋杆菌检查。急性胃肠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肝硬化、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治是我科的特色。
  “无痛内镜技术的临床应用、胃肠道早期癌的诊断、内镜下异物取出术、急诊内镜止血、内镜下APC、EMR切除息肉、14C呼气实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或许很多人一时很难理解这些医疗术语,而这些正是张茂乾和同事们在我市率先开展的一项项先进医疗技术,如今已广泛应用于患者诊治,抢救、治疗了许多危重、疑难病患者,为他们送去了健康和幸福。


  作为一名医生,制定出完美、及时的诊疗计划,抢救危重病人,就是给了患者心中最神圣的希望,也是医者绽放的天使般的圣洁之美。从医数年,这样的危急时刻,张茂乾创造了一个个的奇迹,成为了就诊患者心中名副其实的“白衣天使”。
  2020年11月24日,正在家中休息的张茂乾主任接到电话,为一名18岁的年轻患者急诊行胃镜检查+上消化道异物取出,张茂乾主任立即从家中出发,顶着寒风细雨,不仅以很快的速度到达科室,并在途中积极联系麻醉科、内镜护理人员,为急诊胃镜做好万全的准备。术后患者安然醒来,其父母亲对张茂乾主任这种亲力亲为的作风为之折服,并像张茂乾主任表达了诚挚的谢意。
 “认真地诊治每一位患者,用一件件的小事情、一点一滴的行为,履行一名医生的职责,诠释一名医务工作者对医疗事业的忠诚。”这是医院同行对张茂乾的评价,而他也不负众望,凭借努力和奋斗,树立起了这个行业的权威,成为了口口相传的“好大夫”。


团队协作 “精诚”铺就健康之路

   每每查房之后,张茂乾都会和年轻的医生、实习医生交流许久,向他们讲解自己的看法,将自己所学传授给年轻人,主治医师李静认为,“主任的知识面很广,基础知识扎实,却仍然不断学习;要是遇到了疑难问题,他晚上都会回去查阅资料,第二天病例讨论又会告诉我们新东西,比年轻人都好学。”

 “有主任在,我们的心里就很踏实。”主治医师张慧说出了众人的心声。在他们看来,张茂乾主任是消化学科的带头人,是病人眼中的好大夫,更是他们的“老大哥”、“好老师”。“他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十分敬业,每天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他常告诉我们‘工作是给自己干的,不要因为多干一点而抱怨,踏踏实实的做下去,才能在一点一滴的工作中成长’。”

  大医妙手写精诚,无私付出送健康。行医二十余载,留下口碑一路,他却说,“这算不得什么,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张茂乾深深热爱着他所从事的医疗卫生事业,热爱着他的患者;他将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了自己的事业里,在坚定地理想里,用热情、用爱心、用科学去医治患者的疾病,为当地居民解除了病痛,创造了幸福,铺就了一条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