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防护小常识四:【爱护地球,不食用野生动物】 | |
作者: 2020-04-10 16:18:49 阅读次数:3621 | |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让每个人感受到拒绝食用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有一个事实让人们更加警醒,有些野生动物是病毒的中间宿主,有向人类传播病毒的危险。 2月9日,在湖北省召开的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焕春表示,无论怎么样,我们都要尽量少养野生动物,更不能吃野生动物,当今人类新发传染病78%与野生动物有关或者来源于野生动物。 最近颁布了禁止猎捕、交易、运输、食用野生动物的决定。通过这次疫情希望大家能够爱护地球,爱护野生动物。野生动物身上会携带大量的病毒,食用后会发生各种疾病。 下面我 们就看看这些野生动物身上携带哪些病毒。 蝙蝠 身上携带超过1000种病毒,是巨大的高致病性病毒天然储存库。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亨德拉病毒、MERS冠状病毒等都最早在蝙蝠体内发现。作为唯一会飞行的哺乳动物,蝙蝠成为很多病毒的中间宿主。 刺猬 携带众多寄生虫,包括裂头蚴、芽囊原虫等,可严重损伤人的眼睛、皮下组织、大脑、肠道等器官。刺猬体外携带多种蜱虫种类,可传播回归热、出血热等疾病. 野生蛇 携带多种寄生虫,包括舌形虫、曼氏迭宫绦虫、隐孢子虫、颚口线虫、广州管圆线虫、线中殖孔绦虫等,且均为人畜共患型寄生虫,人感染后会患腹膜炎、败血症、心包炎、虹膜炎等,损害多个脏器,甚至危及生命。 野兔 带众多寄生虫,包括弓形虫、脑炎原虫、肝毛细线虫、肝片吸虫、日本血吸虫、囊尾蚴、连续多头蚴等,可损伤人体肠道、肝脏等身体器官。 穿山甲 携带多种寄生虫,包括弓形虫、肺吸虫、绦虫、旋毛虫等,可损伤人体肠胃并引发心肌炎、肺炎、肝炎等并发症。穿山甲体外携带多种蜱虫种类,可传播回归热、出血热。其肉及甲片并无滋补和药用价值。 野 猪 携带多种寄生虫,包括蛔虫、线虫、人体旋毛虫、细颈囊尾蚴等,可损伤人体肠胃、大脑等多个器官。其体外携带多种蜱虫种类,可传播回归热、出血热。 这些野生动物携带多种病毒。希望大家爱护地球,不食用野生动物。 |
|